更新时间:2024-03-13 03:00:04
hello大家好,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30年代老长沙城,地名里的长沙和平解放史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纪念长沙和平解放浮雕墙。
1949年8月5日,在数十万长沙人民的欢迎下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六军第一三八师,由小吴门经中山路湖南省国货陈列馆进入长沙城。资料图
7月2日,长沙中山路小吴门,车水马龙。
7月10日,市民在中山路湖南省国货陈列馆前走过。组图/记者李林冬
1949年8月5日,长沙万人空巷,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长沙。就在前一天,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、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,率领所部宣告和平起义。
长沙,这个数次被战争侵扰的城市,也有了新的想象空间。我们将与长沙和平解放相关的地名写在纸上,想找到它们的规律性。我们惊喜地发现,这些地名竟然并不是那么散漫的,而是有规律可循的。水边渡口旁,交通便利,是各方沟通谈判的地方,而繁华的老城区,则是解放军进城的路线,没有比在人口密集地区广而告之更恰当的了。历史的偶然性里,仔细探查,也有许多规律,值得我们在70年后细细品味。
江河渡口周边多大事件
一座城,往往沿着交通脉络蔓延。
70年前,长沙公路少,路况差,交通工具非常单一,长沙人出行主要依靠湘江、浏阳河、捞刀河等内河航运。因此,很多大型集市、集镇都沿着渡口展开。
长沙和平解放时,当初不以为意,现在看起来却颇为重要的大事件也发生在江河渡口周边。
1948年11月19日,一场“特殊家宴”在桃子湖2号方叔章公馆内举行。赴宴的有负责策反程潜的余志宏,湖南大学教授李达、伍薏农,民盟湖南地下组织负责人肖敏颂,负责接近程潜的湖南省保安副司令萧作霖,省政府秘书长邓介松和程星龄等人。“湖南往何处去,程潜往何处去?”成为议论的中心。这次家宴是动员程潜和平起义的转折点。桃子湖背靠凤凰山,紧邻湘江,它的特殊地理位置,保证了整个事件秘密进行。而春华老街恒丰楼,作为长沙和平起义条文的签署地,是长沙县唯一拥有“一河两岸”的集镇。它北与西紧邻胭脂港,南障捞刀河,长数百米,是非常繁华的渡码头。1949年8月5日,解放军从东屯渡进入长沙城。东屯渡作为浏阳河上非常重要的老渡口,也曾是长沙通往东乡的主要连接点。
历史的重要节点都发生在江河渡口周边并非巧合,这是对当时交通、地理环境反复考量的结果。而这些地点,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,并有幸成为历史的参与者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随着公路、桥梁的架设,内河航运逐渐被公路交通取代,这些渡口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。以这些渡口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集镇、闹市也渐渐转移,渡口周边归于平静。在春华老街,在春龙公路和S207公路拉通后,新街沿公路蜿蜒,老街的繁华不再,只剩下落寞的石板路。东屯渡也有相似命运,1958年,在渡口上方建起的东屯渡大桥通车后,周边市场和高楼大厦崛起,东屯渡也从渡口慢慢淡化成一个地名。相较于东屯渡和春华老街,桃子湖2号则像个隐士,静默注视着湘江大桥、潇湘中路拉通,建起了美丽的湘江风光带,成为市民休闲的场所。来来往往的人们,根本无法想象,70年前,对面的一个地方,曾经因为它的隐蔽性,而成为决定湖南命运的重要场所。
解放军进城线路是老城基础轮廓
1949年8月4日,程潜、陈明仁接受和平协定率部起义,迎接解放军入城。8月5日解放军从东屯渡上岸后,进入小吴门,经中山路、蔡锷路、黄兴路、南大路,再出城。这条慎重选择的进城路线,绘出了长沙老城的基础轮廓。密集的欢迎人群,是对解放军掌握城市权力的最有力的确认。
长沙老城两千多年城址不变,一直处在“老九门”的范围内。解放军队伍从东屯渡,到达二里牌,再从小吴门进城,小吴门就是老城的东门。再经由当时较为繁华的中山路,沿途可看到旧长沙的标志性建筑——湖南省国货陈列馆,这栋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,门廊并列16根罗马圆柱,也是长沙商业繁荣的象征。过了老城的繁华闹市,一路经过蔡锷路、黄兴路,再由南大路出城。虽然只是寥寥几条大路,但对当时的长沙城来说,这些东南相连的道路就是城中较为体面的部分了。
如今,这条进城线路仍在,它们仍然位于老城区较为中心的位置。当年经过的中山路、蔡锷路、黄兴路还在发挥老城主干道的职能。唯一不同的是,它们变得更宽阔,也更加现代。而当年以老城区为唯一中心的时代早已过去,现在它作为城市基底,已经辐射出城市多中心的格局了。
秘密电台所在地宝南街后来成为通信街
历史就是这么充满巧合。
长沙和平解放前夕,一个秘密电台在宝南街和局关祠悄然设立,它是专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湖南方面取得联系用的。当时电台的发讯机设在宝南街,而发报电键及收讯机设在局关祠。秘密电台从1949年6月2日架通遥控线后,一直到同年的8月14日才关停。这个为长沙和平解放作出重大贡献的电台撤走后,宝南街竟发展成长沙最著名的“通信街”。
在宝南街内,秘密电台所在的民房已改为新华印刷厂职工宿舍区,它周边一个个通讯市场比肩而建,就连小巷口都有人吆喝着“收手机”“卖手机”。两年前,宝南街通讯市场主体搬迁至对面的黄泥街通讯市场,它才从通讯“江湖”隐退。新旧通讯市场就位于蔡锷路的东西两厢,这条当年解放军进城走过的街道。
距离宝南街不远的局关祠,是当年藏匿收讯机及发报电键的地方,现在成为“东梧桐巷”里的两栋住宅楼。这条巷子正对面,曾经是曾国藩曾孙女曾宝荪创办的百年学校艺芳女校。
当年解放军进城后稍作休息的地方,后来无一例外都与教育有关。1949年8月5日,解放军渡过浏阳河从小吴门入城,在留存的老照片中,可以看到他们整齐地坐在中山公园里稍作休息。这里原为“又一村”旧址,后辟为中山公园。1958年,这里改建成长沙市青少年宫。那个时代,学生们常选择这里春游。另一处解放军休憩地是当年的湖南私立衡湘中学,如今在它的旧址上又更名为另一所新的中学:湘一芙蓉中学。
70年,这些地名,虽然有的已经更名,但是它们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城市的记忆。
潇湘晨报记者伍婷婷 实习生韩昱瑞
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